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部署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汉语方言调查工作的通知》(教语信厅函〔2017〕1号)文件要求,各省纷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工程2017年度汉语方言调查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项目2017年立项计划》共设立汉语方言调查点275个,下面分别按时间顺序以河北、四川、浙江、贵州、甘肃、陕西等省为代表,介绍语保工程2017年启动情况。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河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
3月10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河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会在石家庄召开,故城县被列为项目调查点之一,故城县方言调查点是根据我省方言分区实际确定的,属冀鲁官话方言区,项目调查工作分“公开征招发音人、发音人遴选及培训、记音、录音、摄像和语料整理”几个阶段进行。

5月3日,雄安新区语保工作启动暨2017年河北汉语方言试点调查会议日前在保定召开,省教育厅总督学、省语委副主任韩爱丽出席会议并讲话。随着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增强,由方言所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亟需保护与开发,2017年河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中增加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安新3个调查点。
韩爱丽首先传达了教育部语信司召开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她强调,大家要充分认识语保工程对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会议精神,鼓足干劲,保质保量完成我省今年“13+1”个调查点的任务。她还介绍了河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的工作进展,要求大家统一思想,扎实推进雄安新区语保调查工作,并就2017年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河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共“13+1个点,涉及辛集市、鹿泉区、张北县、兴隆县、霸州市、雄县、安新县、容城、故城县、沧县、沙河市、邯山区、馆陶县、平泉县(增补点)。
四川召开2017年度省语言文字工作会暨语保工程启动会
3月15日,“2017年度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会暨语保工程启动会”在成都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四川省教育厅巡视员王康出席并讲话。四川省语委成员单位、各市州语委办负责人,以及高校代表、课题组负责人与会。

王康总结了四川省2016年语言文字工作,对2017年度四川省普通话普及攻坚工程、深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督导评估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省把握新形势,明确新要求,真抓实干,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他特别强调,语保工程各课题组要保质保量完成本省34个年度调查点的工作任务,全力打造精品,积极推进四川省语言资源库的建设。
田立新对《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当前语言文字事业新形势,强调了《规划》作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的重要意义。她重点介绍了《规划》一个核心,五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对《规划》中提出的五个方面18项任务和五大工程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四川省的实际,重点介绍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她充分肯定了四川省语委2016年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希望四川省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积极做好《规划》的学习和宣传贯彻工作,明确《规划》分工方案,推动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对于语保工程的建设,希望四川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集中力量,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在随后举办的汉语方言现场调查培训班中,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黄拾全博士对各调查团队的汉语方言调查规范、音像摄录技术规范和方法等进行了指导和培训。
今年,四川省将完成34个四川方言调查点的数据采集工作,其中国家规划调查点10个、省内自筹调查点24个。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贵州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
2017年4月24日,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贵州项目课题启动培训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由贵州省语委办主任朱琴主持。
会上,朱琴主任简要总结了2016年贵州语保工程的工作,肯定了2016年贵州省语保工程各课题取得的成绩,并对2017年度我省语保工程各课题的调研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朱琴主任强调,各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必须列出时间表、落实人员分工,省语委办做好服务和对接工作,摄录团队要协调好各课题组的摄录安排,保证课题的调研进度按时间表顺利进行。

经征求专家意见,并与各课题组负责人商量,拟定了我省语保工程开展的时间表。2017年5月10日前,完成发音合作人的遴选工作;6月10日前,完成音系的归纳和纸笔调查;7月15日前,各课题组基本完成摄录工作;7月25日前,完成省内中期检查工作;8月初,邀请教育部语信司领导及国家语保中心专家对我省各课题进行中期检查;8月份至12月中旬,各课题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12月底,教育部语信司领导及国家语保中心专家对我省各课题进行结题验收。朱琴主任表示,省语委办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积极解决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她希望各课题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语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争取在2017年语保工作中再创佳绩。
语保工程贵州项目课题首席专家涂光禄教授、雷昌蛟教授、史光辉教授分别就课题的开展和调研工作,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勉励大家秉持认真、严谨、尽责的态度面对语保工程,认真学习工程规范,按要求开展调研和摄录工作。来自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顺学院、凯里学院、贵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语保工程贵州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的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
2017年4月2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第二期课题启动工作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省语委办主任王海波出席并讲话。
王海波指出,陕西方言以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特点承载了陕西的文脉和传统。各地和各课题组要充分认识实施语保工程—陕西汉语方言调查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和“丝路精神”,以语保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陕西省在汉语方言研究方面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开展调研工作,科学保护陕西省方言资源,讲好陕西故事,传递陕西声音。王海波强调,各地和各课题组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工程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抓住项目中期检查、预验收、正式验收等关键环节,认真做好这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工程。他要求省项目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把握项目整体进度;首席专家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准确掌握调查点情况,特别是对进度滞后的课题组要进行现场专项督导,对存在共性的疑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各有关市、县(区)要在遴选方言发音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课题组要强化“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要,尤其是音视频资料的质量,音视频不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将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各地和各课题组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注重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推进各类资源共享,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语保工程建设任务。

启动会上,省教育厅基教二处(语工处)通报了语保工程实施的整体情况及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进展情况,传达了全国语保工程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咸阳师范学院张攀老师代表课题负责人交流了工作经验;国家语保工程核心组专家、省项目首席专家邢向东教授对今年陕西省语保项目作了具体安排。2017年底前,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将完成西安、千阳、旬邑、耀县、渭南、绥德、清涧、汉中、汉阴、商州等10个方言调查点的调查任务。
陕西省10个方言调查点的相关县(区)教育局(语委)分管语言文字工作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10所院校组建的课题组成员共5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启动会结束后,参与第二期课题的全体人员将进行为期1天的语保工程标准、规范等专项培训。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甘肃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
4月28日,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仪式在天水市举行。省教育厅总督学李晶、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刘宏宣读《关于同意甘肃省教育厅申请承担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回函》并宣布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甘肃项目启动。李晶在讲话中指出,认真做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对于客观了解我省的语言状况、保存我省语言文化资源、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深远意义。他强调,各市(州)教育局、尤其是承担任务的市、县教育部门,省语委办和有关高校的同志们要认真领会落实,按步骤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要充分认识实施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甘肃语言资源丰富,做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对客观了解我省语言状况、保存语言文化资源、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带动提升语言文字科研工作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具有深远意义。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动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建成可供社会查询和使用的系统方言资料,为保存我省语言文化遗产、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努力作出贡献。二是要强化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实施。按要求,今年12月底前,我们要完成10个县(区)的汉语方言调查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省语委办的同志要及时了解、跟踪各个调查点的工作进展,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关市县教育局和参与项目的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人员、资金、工作场所等方面全力做好支持保障,团结一心,密切配合,全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要确保质量高水平完成工作任务。调查团队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要求,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分工,尽快建立起工作联系,协商确定各调查点的工作路线图、进度时间表,相互支持配合,扎实做好基础性和细节性工作,克服困难,精心遴选和培训发音人,认真细致采集语言数据,确保按期完成调查任务、确保调查资料质量,如期通过国家验收。

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语保工程甘肃项目首席专家莫超介绍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语保工程甘肃项目首席专家雒鹏介绍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并展示2016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语保项目成果资料。
此次甘肃省启动的10个汉语方言调查点涉及永靖、靖远、康县、红古区、榆中、会宁、临洮、清水、凉州、甘州等县区,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河西学院等6所高校的专家将组建团队,针对兰银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不同片区的方言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各团队将在各地公开征招发音人,并对发音人的方言进行记音、录音、摄像,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语音转写和口头文化的整理工作,为保存、展示方言提供支撑。
全省14个市(州)的语委办主任、语管科(科长),承担2017年语保项目各课题组负责人及调查点所在县(区)语委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辽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
5月3日,辽宁省2017年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培训会议在锦州渤海大学召开,会议由辽省语委办副主任于玲主持,渤海大学副校长周景雷、省语保工程首席专家夏中华、各课题负责人以及各地语委办有关同志共20余人与会。
会上,于玲副主任对2016年辽宁省语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2017年度的语保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她强调,今年的语保工作要继续坚持质量标准,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各课题组要结合语保中心提出的新要求,在发音人遴选、方言调查、音像摄录及语料整理方面严格把关;专家组成员要发挥专家指导作用,与各地语委负责人一道,全力配合好各课题组工作的开展。周景雷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教育部对高校进行了新的定位,渤海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目前渤海大学正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应用研究是渤海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保工程与这一内容完全切合,他祝愿辽宁省2017年语保工作取得圆满成功。随后,于玲副主任代表省语委办向夏中华教授、欧阳国亮老师颁发了2017年度专家聘书。

培训会上,夏中华教授和欧阳国亮老师结合语保中心的具体要求及各自的语保工作经验,分别就发音人遴选、场地选择、方言调查、音像摄录技术、语料整理等问题给大家做了专题培训,并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语保工程宣传片。同时还就与会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吉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
5月3日,吉林省第二批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会暨方言调查培训会在长春师范大学召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专家黄晓东副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为培训班作专题辅导,吉林省语委副主任、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永兴出席会议并代表省语委、省教育厅讲话,长春师范大学校长刘春明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各有关市、县教育局分管语言文字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吉林省2017年语保工程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和培训。

刘春明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长春师范大学建设有独立域名的长春师范大学语言文字网;创建扶助少数民族普通话学困生志愿者团队;将周边社区纳入学校语言文字网络,建设社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格局等做法和经验。
启动会上,省语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永兴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2017年全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研究中心专家黄晓东介绍了国家语保工程的有关情况,对吉林省语保调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吉林省语保工程首席专家邹德文教授介绍了吉林省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启动会后,黄晓东、邹德文等专家对参加第二批项目的方言调查团队进行了业务培训讲座。
(转自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