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开题

来源:    更新时间:2016-04-14   

     (作者:马梦玲 摄影:吴小龙)4月9日,由我中心邢向东教授主持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开题报告会在雁塔校区学术活动中心四层会议室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何军,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方言》杂志前任主编张振兴先生,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秘书长沈明研究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常务理事顾黔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副秘书长甘于恩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赵日新教授,新疆大学语言学院院长海峰教授,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莫超教授;我校副校长党怀兴教授,社科处处长马瑞映教授,社科处项目管理科科长史红庆,学报主编杜敏教授,旅游与环境学院苏惠敏副教授,院长张新科教授,副院长苏仲乐教授,胡安顺教授,邢向东教授,黑维强教授,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共30余人一同出席了会议。
        开题会分为项目介绍、开题报告、专家讨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马瑞映处长主持,党怀兴、何军、张振兴、张新科分别致辞。党怀兴副校长代表我校对各位专家、领导莅临指导开题报告表示感谢,高度赞许近年来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情况,尤其是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后,“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更具价值。他希望课题组成员从国家战略、语言战略的高度看待项目价值,精诚合作,合理布点,作出既有历史深度又有全局广度的成果。何军主任简要介绍了目前陕西省社科研究成果,对我校上下齐心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烈祝贺,同时希望课题组严格按照国家重大项目的管理要求和资金管理办法从事研究工作,产出重要成果,并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我校社科工作。张振兴先生评价“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项目填补了中国语言研究的一个大空白,使地理语言学和方言研究成果“双璧合一”,他希望课题组成员要有“低头拉车”的精神,交出满意的成果。张新科院长希望课题组成员在学院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下集思广益,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高标准完成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由曹志耘教授主持。首先由项目负责人邢向东教授做开题报告,分别从“题解”、“项目价值和意义”、“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研究内容的关键问题”、“研究团队与分工”、“工作进度和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对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子课题负责人赵日新教授、苏惠敏副教授、莫超教授、海峰教授也分别汇报了子课题前期的准备情况。赵教授对项目进行的程序、项目规范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苏教授从地理信息技术的角度阐释了她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和相关问题的技术处理思路,莫教授对甘青两省的选点、语言调查队伍和经费问题谈了想法,海教授根据前期摸排情况就新疆地区选点的难度、方言归属的情况、兵团汉语的性质以及调查队伍等问题提请各位专家“支招”。之后沈明研究员、顾黔教授、甘于恩教授、胡安顺教授、杜敏教授纷纷从调查操作的便利性、调查点的取舍、成果发表等方面提出了看法。最后曹志耘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项目要准确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考虑到研究成果和社会的衔接,包括新技术和社会化、市场化的应用型研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三阶段由邢向东教授主持。专家们就方言调查条目和调查点的设置问题逐条进行讨论,对单字的设定价值、词条的调查限定、多种调查方法等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专家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振兴先生做总结发言,他根据自己研究方言、绘制语言地图的经验言简意赅地提出建议:做项目前需思考清楚成品的样貌,据西北地区地貌特征选取地图版样,要图文相配,便于使用,还要考虑方言地图出版的相关事宜;方言条目的选择既要便于调查又要反映西北地区汉语方言的特征,不求全要求精;目前尚不能确定性质的方言无需设点调查,待今后研究深入后再修订。邢向东教授感谢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思路,努力做好项目。


 

主办单位: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文汇楼A座
联系电话:029-85318838        E-mail:yyzykfyjzx@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