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资源开发 > 田野调查 > 正文

铜川方言调查笔记

来源:    更新时间:2017-02-21   
铜川预调查工作笔记
---2017年2月4日至2月11日
刘艳
       在邢向东老师主持的这个项目中,我负责的是铜川方向的六个点,之前只调查过耀州区一个点。由于自己是山西人,对陕西方言的了解多数来自文献资料,所以这个寒假的任务重心放在了找寻发音人和对这六个点方言音系的大致了解上。
       因为这几个点距离西安都不算远,我先后去了耀州区的坡头镇、宜君县的尧生镇、城关镇和王益区的黄堡镇,在坡头镇偶遇一个瑶曲镇的发音人,顺便也对瑶曲话的方言音系调查了一下。印台区的阿庄镇没有去。其中,在宜君县和王益区找寻发音人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尧生镇的发音人贺万才是经徐鹏彪老师介绍的,贺老师住在杨柳塬村吉士堡村组。从西安出发到贺老师家花了整整五个小时,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开车去,对路线不熟悉,想着尧生镇是宜君县的,那就应该从宜君县过去,之前也没有跟贺老师沟通,其实,应该走白水县—尧禾镇—吉士堡这条线。尧生镇的镇子不大,从尧生镇到吉士堡,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塬,很多是急弯,坐在车里心惊肉跳的。那时我就在想,幸亏邢老师没有安排我去陕北。由于熟人介绍的缘故,贺老师对我多了一份信任。因为贺老师参与了宜君方言音档的调查,他对我们的调查程序很是熟悉。贺老师退休前是小学老师,时间观念和责任心非常强,刚见到我,就把之前参加宜君方言音档调查中做的总结给我看,说:“当时时间太仓促,有些词汇就没想起来。”比如“吃”在当地说“[tʂhə̃i21]”。在跟他聊天过程中,出过两次笑话。一是当地说“日”为[ər21],他告诉我原来工作的小学离家稍微有点距离,每周都是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日下午走,我一开始没明白,就问他为什么星期二才开学,难道不是星期一?二是贺老师喜欢说“险乎子”,“险”读[ɕiẽi53],中间韵腹鼻化比较弱,结合我自己的方言,我硬是听成了“媳妇子”,那个时候已经忘记了人家是区分f与h的,然后就问贺老师,“您为什么总要说这是您老伴儿说的呢?”
       我们在从尧生镇往过走的时候,镇上的人就告诉我们,吉士堡的话比较古老。吉士堡地理位置较特殊,地处宜君、洛川、白水三县交界处,“鸡犬鸣三县”啊,这里的住户有二十来户,贺老师家门前就是洛水。
\
(贺老师家门前的两条河)
\
(贺老师家门前)
\
(贺老师家有三孔窑)
\
(贺老师详细告诉我们这里的地形)
\
(“二龙戏珠”)
       去城关镇的路好走,但是找原先就住在镇上的发音人却比较难,一路打听,花了近两个小时。在打听过程中,我才知道他们区分“城关镇”和“城关队”,“城关镇”就包括下面的那些村子,而“城关队”就是镇子上的人。城关镇原来分五个生产队,现在合并为“宜阳社区”,住得比较分散,很多老户不住这里,都把房子租出去给外地人住。一位热心大姐的帮忙,找到的这位发音人应该是老户了,但是仔细一问,他祖籍山东,其祖父于民国年间逃荒来到了宜君县。发音人告诉我们这里的老户不多,大概只有30%的是当地人,而70%的是外地人。这里的外地人其实既包括来自省内的,也包括省外的。省外的主要是山东、河南、四川等。城关镇的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下雪之后很容易结冰,当地叫路面上结的“冰”叫“冰溜溜”。
\
(宜君县镇政府)
\
(宜君县档案馆后面的住户基本都是外来的)
       黄堡镇找到的发音人是五星村的,因为原来的镇中心就在五星村附近。镇上的人用“居民”和“农民”来区分他们和塬上人。我原以为这里的河南人(当地人称“小河南”,坡头镇称“河南蛋”)会很多,结果这位发音人告诉我们,其实还是当地人比较多,他当了二十来年的村长,初中毕业,对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一看我的调查手册,就清楚要说什么。虽然年纪有点大,1943年出生的,但是发音还是很清晰,声音也洪亮。
\
(在这里找到了黄堡镇五星村的发音人)
 
       语音方面,我参考了邢向东老师、张双庆老师合作调查并总结的“耀县方言音系资料”(蒙张永哲转发)。我最佩服的就是邢老师他们划出了一组舌叶音的独立音位,这精简了韵母个数,从耀县到宜君都有这组音,当只拼合口呼韵母,内部有个别差异,有些我听得不是很准确,还需要核实。而有些方言字普通话读合口呼,而在当地却读成了开口呼,如“主、竹”等字读[ou],其声母就避开了舌叶音。还有就是“水、睡”等字,虽均记作[uei],但发音的时长不同,有的点最后的[i]就很明显,而有的点只是做了一个[i]的动作还有。最后,这几个点的单字调一致,连调模式有差异,如“方言”一词,有[faŋ21iæ̃24]和[faŋ24iæ̃53]两种。
       通过这几天的预调查,我发现找寻发音人过程中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在同当地人聊天过程中,你也会很开心,不过我要是陕西人就好了。在耀州区坡头镇的时候,人家误以为我是搞传销的,还有人以为我是陕西人时说我“陕西人你能听不懂这?”在宜君县城关镇的时候,因为我一直打听哪里有老户,一位阿姨问我:“你是不是搞拆迁调查?”

主办单位: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文汇楼A座
联系电话:029-85318838        E-mail:yyzykfyjzx@snnu.edu.cn